【死線鬥士必讀!】如何解決工作上的拖延症
在日常工作上,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衝一條又一條死線。 有些人是「死線鬥士」,在死線迫近前能爆發幹勁,卻在此之前無限拖延,明明只是花幾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情,偏偏要待到最後一刻才動手去做。有時因為「臨急抱佛腳」,或因臨時有突發的安排,便會大失預算,令成果一塌糊塗、錯漏百出,拖出個禍來。究竟工作上拖延的傾向因何而生?可以如何改善呢?
Text: Moli Ng Photos:《未生》劇照
拖延症非時間管理問題
拖延症的英文為「Procrastination」,此詞源於拉丁語: 「pro-」(向將來,向前)加上「crastinus」(明天的),合併起來就是指明明現在就要向前行,卻非要待到明天才進行的意思。一般人會責備這些愛拖延的同事無法有效地管理時間,但其實拖延的背後多來自一份焦慮。卡爾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Timothy Pychyl 曾指出:「拖延是情緒管理問題,不是時間管理問題。」尤其一些抱有完美主義的人,因對過程與成果有一定要求,所以他們對開展或完成任務或決定感到擔憂,才透過拖延作為應付不安情緒機制,要萬事俱備才行,是一種「未做未錯、不做不錯」的逃避心態。
1 / 將愛做的事變成「拖延限定」
賓夕凡尼亞大學的學者提出,我們限定自己只在做想拖延的工作時或完成工作後,才做喜愛的事,以作為一種獎勵去推動自己,亦可將工作與快樂連結起來。舉例說,只有覆電郵時才可吃巧克力;只有寫計劃書時才可聽喜歡的音樂;只有完成文章後才可去美容。適當地獎勵自己,將一些令自己懼怕的事項連結到正面的事情,久而久之便會改變自己對這些煩瑣事務的印象,加強我們完成工作的渴望。
2 / 將工作分拆成細項
人在的看見終點時,才會有衝刺的魄力;相反,當看不到盡頭時,就會拖慢腳步的慢慢走。因此,嘗試將一份長期的工作拆分成小項的工作,每次完成一個細項的成功與滿足,會令人感受到自己往前踏進了一步,產生動力繼續走下去。建議將最容易、最簡短的細項工作安排在一天開首,可幫助跨越拖延症之餘,亦有助一整天維持高效率的工作。
3 / 令拖延的影響更即時
如果將一個長期且寵大的計劃拖延至最後才動工,面臨的惡果可能萬劫不復、覆水難收,亦可能連累整個團隊。因此,將工作分成細項後,可與同事定下一些規則,例如未如期完成便要請客吃飯、要捐贈慈善機構等等,一些即時的影響會較長遠的惡果更迫在眉睫,令人感到不得不完成的壓力。
4 / 移除有利拖延的事物
大部分拖延人士為了逃避眼前的工作,都會著手踫踫手邊的娛樂,例如看劇集、吃零食、聽歌、跟同事聊天、滑手機等,為令自己專心工作、沒有分心的選擇,最好移除這些誘惑,或者請同事幫忙,製造一個不利拖延的工作環境。
5 / 適當地抒發壓力
拖延症的背後源於心理壓力所產生的逃避心態 — 不想面對壓力、不想面對出錯、不想面對不知所措等狀況,唯有自欺欺人地一拖再拖。 因此要治標又治本,還是要改變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及想法,審視甚麼工作可以避重就輕、哪些事情不必追求極致。當壓力及憂慮得以縮小時,眼前的路看起來並非太難走,想逃避的心態也會慢慢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