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Most Successful Women26.05.2017

《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 2004- 黎海寧 HELEN LAI

黎海寧
HELEN LAI
資深編舞家

我不希望舞蹈像娛樂事業般大眾化,但卻希望有許多人喜愛它。

黎海寧愛上舞蹈,始於小學時偶然接觸到一齣舞蹈電影,被當中美妙的芭蕾舞深深吸引。「當時向父母要求學芭蕾舞,即遭到反對,說我身體不好,轉兩個圈會暈,又說會令女孩子腳粗。」父親黎草田是當年著名的草田合唱團指揮,哥哥黎小田是著名作曲家。生於音樂世家的黎海寧也有8級鋼琴造詣,可是她自知最愛仍然是舞蹈,13歲正式學舞,自此成就一生的事業。「幸好家人都是從事藝術,不會覺得搞藝術好怪、搵唔到食。」她是香港青年芭蕾舞團的創辦成員,1973 年開始身兼表演和編舞兩職。然而,自小性格害羞的她深知自己屬於幕後而非台前,20歲那年跑到倫敦當代舞蹈學院深造,為編舞專業鋪路。「我從不沉醉於台前表演,我知道自己的身體條件不夠好,骨頭硬、腳背不美。好幸運,20歲便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免去許多年青人的迷惘階段。」

1979年她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將畢生貢獻給藝術,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團長曹誠淵合作無間,為舞蹈團奠下基礎。當時的黎海寧,創作力澎湃,1985年開始擔任該團的藝術總監,高峰期創作了《粉墨登場》、《女體的感動》與《不眠夜》等作品。至1989年,她感覺掉進了一個「樽頸位」。「沒有靈感、沒有進步,帶團帶得好辛苦,我知道如果繼續下去,我會有一天對舞蹈完全失去興趣。」於是她毅然辭去藝術總監一職,離開香港,在世界各地跑,讓靈感重生。休息一年後回來,她創作了《九歌》。「之後的創作進入了成熟的另一個階段。」劇院中演出的舞蹈,尤其現代舞,到今天仍是讓大眾有「曲高和寡」的錯覺,而黎海寧最獨特之處,是能夠把這種高層次的藝術拉下來,雅俗共賞。「可以說是我把小眾藝術變主流。我不希望它像娛樂事業般大眾化,但卻希望有許多人喜愛它。最好是能平衡自我,又能讓更多人欣賞。」對於現代女性的身份,她也清晰而執著。「最緊要是找到自己、做自己。對自己工作的堅持都好緊要,知道是適合自己的,便一路往前行,不要做一、兩年無人欣賞,就放棄。一次唔得,兩次唔得,可能第三十次得,you never know。」選對了這份職業,又能堅持至今,黎海寧說,此生,已是無悔無憾。

1979年 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後出任藝術總監。
1990年 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舞蹈家年獎。
1995年 獲英女皇頒發榮譽獎章。
1999年至2001年 連續三年憑作品《創世記》、《夏至》及《Plaza X 與異變街道》獲頒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年獎。
2004年 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同年獲頒《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
2006年 編創跨媒體舞作《證言》,並邀請著名話劇演員李鎮洲參與演出。
2008年 憑《女書》獲頒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年獎」。
2010年 編創舞蹈作品《雙城記 ─ 香港•上海•張愛玲》,並獲邀代表香港於上海世博會演出。
2011年 憑《雙城記 ─ 香港•上海•張愛玲》獲頒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年獎」。同年於《Plaza X 與異變街道》重演後離開城市當代舞蹈團,暫別舞壇。
2013年至2014年 與本地舞團「多空間」的藝術總監馬才和攜手創作《Frida》和《突然之間》。 與本地舞團「動藝」合作,創作《咏嘆調》。

得獎年份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