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善行帶來大意義!| 何苗春暉 劉馬露明 鍾明慧
兒童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因此,「品格教育協會」創辦人劉馬露明(Christine)、「何東苗氏教育基金」創辦人何苗春暉(Joanna),以及「Story Seeds Hong Kong」創辦人鍾明慧(Vivian)都非常重視兒童的品格教育。這3位JES Network「茉萃薈」核心成員在教育界貢獻良多,她們最近更攜手合辦香港首屆「兒童品格節」(Children's Character Festival),邀請3至10歲的兒童利用插圖、寫作或任何其他媒介創作以「善行」為主題的真實故事,並在比賽當天進行英語演講,與評審及觀眾分享有關經歷。這個活動透過說故事來播下品格的種子,讓孩子們分享「善行真故事」,藉此培養下一代成為善良、負責任的公民。
Text: Monica Lau
Photo: Raymond Chan
J:《旭茉JESSICA》
C:Christine
H:Joanna
V:Vivian
J:你認為品格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甚麼影響呢?
C:品格教育,其實就是培養一個小朋友的品格素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品格素質,例如善良、責任心、毅力、同理心。每個人都可以培養自己的品格素質,以善良作為例子,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培養自己的品格素質,其實就像去健身房做運動一樣,肌肉鍛鍊得多,就會逐漸強壯起來。很多研究顯示,做一個善良的人,無論對自己、身邊人,甚至整個社會都有所裨益。即使是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善良行為,其實也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V:我認為品格教育與任何類型的兒童教育,以及所有兒童的成長,都是息息相關的。品格教育是小朋友成長及發展的基石,很多研究都指出,當兒童接受過良好的品格教育,他們無論在學術或其他方面的發展都會更事半功倍,因此,品格教育可說是所有類型的兒童教育之核心所在。
H:我很認同Christine和Vivian的觀點。家長會自然而然向孩子灌輸品格教育,其實不只是父母,而是整個社會,亦即是小朋友身邊的所有人,包括老師及學校內的所有人。如果小朋友參加課外活動,例如體育運動、劇社,那麼他與團隊成員的相處方式就對他的性格發展十分重要。

「品格教育協會」創辦人劉馬露明(Christine)
J:可以分享一下舉辦「兒童品格節」的緣起及目的嗎?
C:有一次,我與Joanna敘舊的時候,她跟我說,我們合作做些事的話,一定會很棒。Joanna擅長舉辦活動,而我則專注於品格教育,因此,我們決定合辦一個有關品格素質的活動。我們想到可以用說故事作為演繹方式,於是邀請Vivian與我們一起合作。我們希望透過「兒童品格節」,令大家更加注重品格素質的培養。
V:正如Joanna所言,家長和學校都會向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過,由於大家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個性比較內歛,未必會直接把自己的善良行為宣之於口。然而,我認為我們必須提供更多平台讓小朋友分享其善行故事,才能讓他們明白有關品格素質的概念,並同時令社會更著重品格教育。另一方面,自古以來,人類都是透過說故事去將知識世代相傳,這是最有效傳達訊息和知識的方法。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善行故事,可以產生共鳴,甚至帶來激勵他人的影響力。
H:我們合辦這個活動,希望引起大眾關注,讓大家明白善良的品格對兒童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何東苗氏教育基金」創辦人何苗春暉(Joanna)
J:在籌辦這個活動的過程中,你們遇過甚麼挑戰呢?為你們帶來甚麼難忘經歷呢?
H:我們由零開始做起,足足用了一年時間去籌備,尤其花了很多時間進行brainstorming,務求集思廣益,就連活動的名稱,我們也想了很久。而且,由於「兒童品格節」涉及眾多不同界別的持份者,有很多人參與其中,包括小朋友、家長、老師、學校、政府部門,因此,我們必須花時間去好好計劃所有細節。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多位政府官員出席開幕典禮,而報名參加情況亦很踴躍,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
C:對啊,參加者的反應十分熱烈!今年是我們首次舉辦「兒童品格節」,我們當初預計大約會有100人參加;結果,無論小朋友、家長及學校的反應都相當踴躍,合共有超過230人參賽,令我們感到非常鼓舞,我很感謝他們的參與。

「Story Seeds Hong Kong」創辦人鍾明慧(Vivian)
J:你們期望這個活動為參加者帶來甚麼得著呢?以及為社會帶來甚麼影響呢?
C:這個活動提供一個平台讓小朋友分享其善行故事,正如Joanna所言,我們希望引起大眾關注,讓小朋友、家長、教育界,甚至整個社會了解善良品格的重要性。我希望每位參賽者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善良行為時,都會感到自豪,並且產生一種感染力。我們深信,很微小的善行都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令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善良、更美好。此外,我們亦盼望透過這個活動,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一個機會去表揚小朋友的善良品格。另一方面,孩子們在練習以英語分享「善行真故事」的過程中,我相信他們也獲益良多。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陳智思先生, GBM, GBS, JP擔任「兒童品格節」名人大使,雖然Bernard因事未能出席開幕典禮,但他透過預錄影片鼓勵所有參加者成為善行大使,我很認同他的一句話:「a small act of kindness can make a big impact」。我希望讓大家知道,即使是微小的行動也可以產生漣漪效應,如果每個香港人都能夠日行一善,我們的社會必定會變得更美好。
H:我想分享一個例子,我曾經教導過一個5歲的小女孩,跟她談論善良的意義,我們聊得很愉快。後來,小女孩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有一天回家時跟她說:「我今天很善良。」媽媽便問她甚麼意思,小女孩說:「我看到一位老伯伯準備走進升降機,於是我按著升降機的開門按鈕,讓他走進去。」這就是善良。雖然我只跟這位小女孩聊過一次,但她已經理解到善良有很多種形式,而且她能夠做出善良的行為,並且感到自豪。
V:我們特意創造這個機會讓兒童認識何謂「善良」,並讓他們自發性地做善良行為,以及與他人分享。對3至7歲的兒童而言,說故事是最自然的方式讓他們去表達自我。而且,實際上來說,很多公司都期望員工具備說故事的技巧,所以這項能力非常重要。我們計劃每年都會舉辦「兒童品格節」,而且每一年都會有特定主題,而明年的活動將會以「感恩」作為主題。

前排左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蔡德昇先生, JP、盈健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陳健平先生、香港青少年服務處總幹事李婉心女士、品格教育協會聯合主席馬時亨教授, GBS, JP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 JP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副行政總裁 (K-12教育)陳昕生博士、兒童品格節共同主辦人 劉馬露明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兼兒童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孫玉菡先生, JP 、兒童品格節共同主辦人何苗春暉女士、兒童品格節共同主辦人 鍾明慧女士、耀中幼教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陳麗生博士、周大福教育集團總裁及執行副主席鄭余雅穎女士、副校長及九龍城區議員利哲宏博士、兒童事務委員會成員劉仲恒醫生, MH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孔慶暘博士;後排左起:兒童品格節評審員 Ms. Erica Lyons、兒童品格節評審員 Ms. AnielaEmma Chaudhuri, 拔萃女小學校長明皓博士、 Blooming Talents 創辦人林孔繁珽女士、Jessica Group 創辦人吳旭茉女士、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榮譽顧問馬 慧敏女士、香港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華籍校長施燕紅校⻑、ABC Pathways Group 創辦人及主席黃林趣玲女士、青松裕雅幼稚園校長羅麗儀校⻑、香港培道小學校長陳敏儀校長、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校長余茵茵校長、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安白麗校長、仁愛堂彭鴻樟幼稚園校長廖玉環校長、兒童品格節評審員Ms. Ritu Hemnan、兒童品格節評審員葉遜謙先生

大會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兼兒童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孫玉菡先生, JP擔任榮譽嘉賓。

首屆「兒童品格節」開幕典禮早前假香港耀中國際學校舉行,吸引了不少兒童、家長和嘉賓出席,場面盛大。

「兒童品格節」共同主辦人Vivian、Joanna、Christine在台上分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