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與現實之間|「大館」資深策展人 郭瑛
藝術,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有時候甚至有點「離地」,予人高高在上之感。近年大行其道的沉浸式藝術體驗,不但掀起了一片「打卡」熱潮,更成功拉近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亦同時喚起了大家對數碼藝術的注意。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來到位於中環的「大館」,與資深藝術策展人郭瑛暢談藝術的發展及趨勢。「近年來,藝術逐漸成為主流文化,除了要多得各個大型藝術節的出現外,NFT藝術品的誕生及沉浸式藝術體驗的興起,當然亦功不可沒。」
Text: Monica Lau Photo: Raymond Chan, Courtesy of Tai Kwun
與不少藝術工作者一樣,郭瑛從少已對藝術充滿濃厚興趣,她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及後負笈英國倫敦修讀藝術碩士課程,因此畢業後亦順利成章地從事藝術工作。「在中大藝術系畢業後,我希望累積更多生活體驗、社會經驗,並且吸取藝術養分,於是加入了香港藝術中心,負責非牟利慈善團體『藝術在醫院』的項目統籌工作。」她於2006年在英國曼徹斯特華人藝術中心正式展開策展生涯,其研究型策展實踐結合當代視覺藝術中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包括特定場域委任製作、表演、電影及錄像。郭瑛於2014年年底回港發展,成為自由創作者,以獨立策展人身份策劃各類展覽,她除了曾擔任「第五屆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月逝無聲許方華個展」的策展人外,亦曾任「Peer to Peer: UK/HK 2020」的藝術總監,以及「LOOK國際攝影節」的首席策展人,並在「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任香港館策展人,經驗非常豐富。
數碼藝術革命
與郭瑛從傳統藝術談到新興的數碼藝術,「籌劃藝術展覽時,策展人需要空間去構思內容,以及展覽每一個部分的結構。傳統藝術展覽的展現方式通常比較被動,數碼藝術展覽則著重與觀眾之間的互動。策劃數碼藝術展覽時,我們需要利用很多器材,當中牽涉大量編碼、轉化,亦會透過電腦3D製圖技術製作出模型影像,非常複雜,因此技術製作團隊的協助及支援尤為重要。」她舉例說,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是把影像投射到物件上的一種技術,展現出來的效果與展覽場地的環境大有關連,「色溫、光暗、影像邊緣的清晰度,還有聲音和燈光的設計等細節,都需要在現場去作出調整,因此,數碼藝術展覽更講求團隊合作。技術製作團隊中的每一員都需要因應現場的限制,為展覽的不同部分進行微調,所以團隊的溝通份外重要。」
沉浸式藝術體驗近年於全球掀起熱潮,例如來自韓國ARTE MUSEUM的「永恒的自然」數碼藝術展,以及以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為主題的「尋找足印•莫奈」沉浸體驗展均在香港大受歡迎,將經典的藝術作品以全新數碼形式呈現出來,這種沉浸式藝術體驗正正就是運用了projection mapping技術。「我首次現場觀賞teamLab舉辦的展覽時,也覺得非常驚艷!我相信沉浸式藝術體驗的熱潮會持續下去,不過,這些類型的展覽目前多以視覺效果、感官體驗為主,在內容上仍然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影像在觀眾腦海內留下的記憶很短暫,只有與他們有連結的故事或訊息,才能令他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希望藝術家及策展人能在往後的沉浸式藝術體驗,與觀眾有更多溝通。」
帶領參觀者回到過去
在過去16年的策展生涯中,郭瑛參與過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展覽,其中最令她難忘的就是早前在「大館」舉行的「數碼熒房」展覽。這個文化遺產數碼展覽聚焦於香港首座監獄——域多利監獄的歷史和空間,利用數碼技術讓參觀者體驗昔日坐落於古蹟建築群現址的域多利監獄之前世今生。展覽透過在F倉展室呈現由曲淵澈與吳子昆共同創作的30分鐘沉浸式視覺體驗,以及跨越D倉展室和監獄操場進行的5項AR 裝置,帶領參觀者在數碼化的環境中重新想像,如同回到過去的監獄囚倉,並以藝術手法演繹及探討監獄對香港早期法律和治安制度所形成的意義。「藉著數碼化的體驗,我們希望讓觀眾重新想像和詮釋我們的歷史建築,從而回到過去,想像所身處的建築物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同時了解監獄背後的建築概念及方法。」
郭瑛坦言,場地的限制是她籌劃「數碼熒房」展覽所遇到的最大挑戰,「由於『大館』乃香港法定古蹟,因此,我必須盡量減少改動建築物的內部,籌備過程中亦要與古物古蹟辦事處溝通及合作。『大館』中最古舊的建築擁有超過150年歷史,擁有很多關於文化遺產的題材,當中有一些經已消失了的景觀及影像,可以利用數碼藝術媒介重新呈現出來。這種呈現方式不只是單單把情景描繪出來,也不只是動態畫面,而是配合聲音及燈光,帶來全面的感官體驗。」
NFT藝術品的未來
談到藝壇的新趨勢,除了沉浸式藝術體驗外,當然不得不提NFT藝術品。這類新興藝術品近年成為了藝術界的新寵,但其熱度在最近一年卻似乎有點冷卻。郭瑛認為,在藝術界別中,有很多不同媒介及組成部分,NFT藝術品是當中牽涉投資成分最多的產物。「我相信NFT藝術品必須要有重大突破,才能在藝術媒介中佔一席位,我期盼藝術家經過一番沉澱後,會為NFT藝術品帶來一些嶄新的突破。」作為一位資深藝術策展人,郭瑛深信數碼媒體藝術仍有很多空間有待發掘,不過,無論數碼媒體藝術如何盛行,都始終無法取代傳統藝術的地位,例如藝術畫作那份獨有的觸感及溫度。
延伸閱讀:
用藝術說話|香港插畫家及Plastic Thing創作人 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