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號封面人物】書寫人生面向.蔡思韵
「我並不是大家眼中的氣質女神,其實這是自己其中一個面向,只是大家比較容易見到,我也不介意別人只看到這一面。當然,更希望往後當大家認識我久了,會看到我更多不同的面向,所以並不擔心會被定型。可能十年後,說不定會被觀眾封為喜劇女神呢。」
土生土長的蔡思韵(Cecilia),中學時代經已修讀戲劇,其後負笈台灣修讀表演系,是正宗的學院派,演技方面有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認證,大家不妨重溫《幻愛》。
自從 Cecilia 公開戀情後,她的專訪或多或少都會談及感情生活;然而當決定邀請她登上本刊封面的一刻開始,就已決定隻字不提戀愛日常,原因並非出於妒忌,而是期望了解這位新生代實力派演員的多重面向。
Text: Benni Ho Art Direction & Styling: Denise Seto Styling assistant: Abbie Cheung Photo: Alex Lam @ Secret 9 Assisted by: Man @ Secret 9 Makeup: WiLL Wong Hair: nickienick @ orient4 Floral Art: Florence Ling & Anita Li @ A&F Floral Art and Design
這次在影樓初遇 Cecilia,她已經開始投入拍攝,鏡頭前的她清麗脫俗,站在遠處的我都可感受到從她身上散發的文藝氣息。訪問是在完成拍攝後進行,畢竟經過長時間工作,臉上略帶倦意在所難免,但她依然保持一貫的親切態度,相信就是這份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就是她演技層面以外,成為一位優秀演員的必備條件。
慢活人生
與 Cecilia 先談談近況,打開彼此的話匣子,「經過早前的一輪忙碌工作,現在總算可以稍作休息,加上疫情關係,現在有時間去實踐人生的『to do list』,其中一項,就是為自己出一本書。其實一直以來腦海中都有一些意念,但沒有實際的出版時間表,只要有想法就會紀錄下來,這是對生命,對自己作為演員,對香港的想法。」Cecilia說小時候便喜歡寫作,但寫書對現在的她來說是太沉重,「我的職業是演員,是一個表演者,所以傾向以影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本書未必只有文字,也會有相片及其他媒介。這些都是自己忽發奇想去做的 project,可能到了五十歲才會出版呢。」
當初 Cecilia 選擇到台灣修讀戲劇,與出書相比,則是一個果斷的決定,「中學時代有師兄師姐去了台灣讀書,他們都說那裡的氛圍很不同,例如在前往排戲的路上,會聽到音樂系的同學在拉奏小提琴,再行不遠就看見舞蹈系的學生在牆邊拉筋,整個氛圍都充斥藝術的感覺,他們都提議我去當地讀書。當時我抱着勇往直前的精神,本身也很喜歡台灣,最後決定隻身飛到台灣學習戲劇,也想嘗試在這個地方生活。」對比香港,她坦言較喜歡台灣的氣氛,「因為台灣很著重藝術,調子也比較適合我。因為我是比較慢一點的人,而我發現這種慢有時候是一種 delay 狀態,我不是對某些事情沒有感受,而是需要停一停、想一想才會作出反應。有時候別人問我一些事情我會默不作聲,可能五分鐘後才會跟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體會,而非不作回應。所以台灣慢少許的步調,能給予我較多的思考空間。」那麼演戲和電影有著甚麼獨特的吸引力?「電影是一個很浪漫的媒介,好像一瓶美酒,可以將特定的時刻封存起來,到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再品嚐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滋味和感受。至於做演員必須真誠,對人真誠之外,也要對自己真誠、對自己坦白,優秀的演員是自身與角色之間的連結,面對角色就等於面對自己,如果不夠真誠坦白,觀眾是會看到和感受到的。」
台灣人的包容
畢業後的 Cecilia 在台灣有過不少演出機會,電影《返校》更是她在台灣的成名作。之後她回港繼續演藝事業,她也分享了在兩地當演員的不同之處,「台灣人的包容度是比較高的,包括對身邊的事物,也適用於藝術之中。記得老師說過:『好的藝術,會令人對人性有更大的包容性。』例如一齣電影,是描寫一個大奸大惡的殺手,一般人都會很討厭這角色,覺得他很邪惡、冷血;然而藝術程度高的作品,會讓觀眾看到邪惡一面之外,也會展示他其他的面向;對人性有更大的包容度,便能看到他的全人,這是藝術方面的差異。此外,台灣對人的評價也是比較包容,例如當收到這個演殺手的劇本時,如果演員這方面的包容度不夠,接到角色時就會先入為主,只看到角色邪惡的一面,他也只能演到這一個面向;而包容度高的人,就會體諒和更懂得去愛這角色,會見到他的可憐之處。或者是我跟台灣人相處比較多,看到在表演藝術和電影文化方面的差異吧。」問 Cecilia 最喜歡的台灣電影時,她的首選是楊德昌執導的《一一》,「這齣電影以一戶居住在台北的中年夫婦為中心,展現日常瑣碎生活中的眾生相,探討了家庭、愛情、親情和生命等人生課題的真實意義,是非常經典及出色的作品。其他冷門的選擇就有舒淇主演的《千禧曼波》,它的色彩風格和電影感都很強烈;蔡明亮的 《青少年哪吒》也很有趣。近代一點的就有《瀑布》、《陽光普照》,我是很崇拜鍾孟宏導演,很喜歡他的電影語言,當中有一種很詩意的感覺。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擅於以物品、顏色來貫穿整套電影,真的很吸引!如果有朝一日他找我拍電影,我是甚麼角色都可以演。」
成為觀眾的眼睛
《濁水漂流》是 Cecilia 自《幻愛》後的話題作品,她在《濁水漂流》中遇上兩位「影帝」吳鎮宇及謝君豪,她自言是獲益良多,也分享了拍攝過程中的難忘事,「電影的主線是講述一班露宿者的生活,我飾演何姑娘,她的出現就好像觀眾的一雙眼睛,讓他們從社工的角度看見這些露宿者的生活。至於描述何姑娘的篇幅,例如呈現她是怎樣的人、背景等方面都比較少,主要是輔助電影去突出這些露宿者的故事。」Cecilia 說何姑娘的角色設定都接近她靜態的面向,以及別人眼中比較熟悉的她,「當然,何姑娘的角色性格也有她的特點,她是勇敢、堅定的,但她的堅定是溫柔的,不會與人正面衝突。例如其中一幕講述警察封了鎮宇哥露宿的位置,何姑娘想進入封鎖範圍時被阻止,她的反應是不作爭拗,但不會放棄,她悄悄地繞道而行,她有聰明的地方,從一些細節也看出她的性格。」
對於吳鎮宇和謝君豪兩位都是資深前輩,能夠近距離看到他們對表演的投入程度,是一種享受。「他們演的都是露宿者,角色和他們本人的差距其實很大。當他們完全投入狀態的時候,真的令我感到他們很污糟,亦會覺得他們很臭,這不是因為他們身上發出臭味,而是視覺影響了嗅覺,因為他們實在太貼近角色。特別是鎮宇哥在片場的時候,我是很怕他的,因為他的角色是很少說話,性格封閉內歛,也很有威嚴。但到了慶功宴時他卻玩得很投入,樂於和我們一班年輕演員傾談,氣氛是開心融洽的,跟片場裡的他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濁水漂流》的導演李駿碩,則是跟 Cecilia 年紀相約的新晉導演,「對比台灣,香港新演員有很多機會和新晉導演合作,大家的溝通和交流也比較直接,表演上容易有更大的火花。相反,面對前輩級導演時會比較戰戰兢兢,不夠膽量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幻愛》令 Cecilia 登上事業高峰,但疫情出現令她的演藝事業遇上阻礙,無論是對個人以及香港電影發展都是重大打擊,「疫情其實不單止影響我的演藝事業,各行各業甚至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受到影響,甚至要面對生命或者親人離別的狀況,他們承受的比我沉重得多。我很感恩身邊的親人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對自己事業上的影響只是微不足道,隨遇而安便可。雖然這兩年時間對自己的事業很重要,而我相信有些機會是早有安排,對於演員這職業,我是會一直做到老的,就算年長之後都可以繼續,始終不同階段都有不同面向和表達自己的方法。」對於未來,Cecilia 是滿懷信心的,也希望演藝路上有新嘗試,「很多人都說我的外表很古典,真的希望日後有機會接拍古裝片,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呈現他們所說的古典美。劇種方面,我對喜劇也很有興趣的。」古裝加喜劇的組合,不知道Cecilia 會聯想到前人的那齣電影作品呢?就給妳五分鐘的作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