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師賴淑雯:收納是一趟整理心靈的歷程
年復年、日復日,曾多少次立下決心去「執屋」?屈指一算,又曾多少次成功「斷捨離」?對於收納整理無從入手的人,或許都需要一位像賴淑雯(Suki)般的「空間管理大師」,透過有系統的收納術,重新整理生活空間以至思維習慣,空出更多位置,容納生活的種種美好。
Text: Moli Ng Photo: Raymond Chan Special Thanks: MUJI HK
現代社會教我們在物質、資訊上等等都愈多愈好,卻沒有人教我們留白的美好
當診所助理 7 年多的 Suki 向來收入穩定,與老闆關係良好,對身為兩孩之母的她而言,這份工作確是難能可貴。但無風無浪不代表不藏暗湧,前年她開始不甘於上班下班的刻板生活,心中如同有所「感召」,渴望打破現有生活模式,那時她剛好讀了心靈書籍《因小而富》,令她開始接觸「less is more」及斷捨離等概念,「現代社會教我們在物質、資訊上等等都愈多愈好,卻沒有人教我們留白的美好,我們似乎都沒有給自己在物質及心靈上休息的空間。」自此 Suki 便著手「執屋」,踏上斷捨離的療癒旅途,「整理收納對我而言是一趟整理心靈的歷程,過程中會感受到心態上的轉變,很放鬆、很療癒,是一種減壓良方。看見收拾整齊的房間,心境也會平靜下來。」
需求增加獲邀「執袋」
內心回歸平靜的美好,卻有新念頭在 Suki 腦海裡「興風作浪」。考獲了日本整理收納專家協會的二級與一級認證收納師後,她展開空間大改造之路,毅然放棄穩定工作,將收納師由副業轉為正職。上門收納服務在本地雖未普及,但 Suki 卻預視未來會需求大增,「內地、台灣、韓國都已經發展成熟,反而香港人較少去接觸這種服務,會覺得頗為奢侈。不過,疫情令人在家時間增多,更重視居住空間,相信會愈來愈多人需要收納整理。正如以前不需要聘請私人健身教練,現在已經很普遍了。」原來當私人健身教練的丈夫也考獲了二級收納師,夫妻檔拍住上經營「小空間」上門整理收納服務,運用日本收納術來整理、分類及重新規劃收納空間,協助客人逐漸建立全新的日常習慣。
除了執屋,Suki 也試過接企業及工作室的生意,甚至試過幫人「執袋」,「收納的應用範疇很多,試過有人委託執名牌手袋,我們便逐個手袋取出來做保養,拍照後貼到盒子上,方便主人選用,不再因為看不見款式而被閒置在角落。另外也試過為 music studio 整理唱片,其實工作桌,甚至手機桌面都可以執!」
收納不必完美主義
收納整理物品,表面上是實體上的收拾,背後包含的是思想及習慣上的重新整理,所以Suki 在正式執屋前,會先跟客人作深入傾談,既要了解家居情況,也要探究客人的日常作息,幫助客人建立有系統的整理方式,並教授易於長久維持的整理原則,「開始執拾前必須理解客人的期望,之後才將所有物品排列出來,多數人一開始都認為很多東西要留下來,但執了四小時後,就會發現原來有些物品是可以捨棄的。」她指香港人最容易有過度消費的問題,比起「需要」,港人更著重購物當下的快感,「香港人容易衝動消費,加上本地以蝸居為多,大家放假便愛外出逛街,自然又再買東西,形成了惡性循環。我並不制止別人購物,但要留意自己的消費習慣,否則房間很快又打回原形。」
說到收納整理,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那種極簡主義的房間,然而 Suki 卻是一位容許混亂的收納師,「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混亂的位置,收納不一定要完全整潔,只要設立一個凌亂的空間,一星期抽十五分鐘左右去收拾,是沒問題的。始終香港人早上都忙於上班,難以期望那時的房間是整齊的。必須要考慮個人習慣,才可制定出可持續的整理術。」
收納整理是一個成長過程
「對大部分人而言,最痛苦的步驟就是攤出所有物品,但自己看見這景象時反而很興奮!有時客人拍影片將劣況傳給我時,會覺得很尷尬,我卻感到雀躍萬分,因為我知道整理完必有成果,會令人想 keep,不想破壞這片和諧。當然,收納整理是一個成長過程,習慣是需要時間去慢慢建立的。」直至目前為止,客人都報以正面回饋,對於收納「魔法」大叫神奇,「相比起裝修,其實收納更為划算,說到底香港最貴的是呎價,整理後更能善用空間,自然會更想留在家中。自己的確很喜歡當收納師,幫到人實在很高興!未來還想進一步學習軟裝設計,進一步為客人設計整體空間。」
Suki 推薦——收納整理&斷捨離入門必讀
《日常生活中的無印良品親子收納術:分齡、極簡、好上手!日本收納專家的時尚育兒生活提案》
「此書教導如何幫助小朋友建立整理收納的習慣,裡面劃分年齡講解,對媽媽而言相當實用。其中提到收納方式要符合小朋友愛好,不應只由大人角度出發,例如孩子可能想按玩具的顏色分類,而並非按種類去分,那便應該理解孩子的整理方式,才會令他們願意去收納整理;另外又提到我們教導孩子丟掉不再玩的玩具時,要讓他們明白玩具的『二次生命』,例如轉贈給同學後可以共同分享,並非完全失去,這樣解釋的話,大多數孩子都會樂於接受。」